|
智慧景区的发展趋势
截至目前,我国景区产业发展水平尚有上升空间。据调查,我国总体景区的产业发展与活力水平指标的平均得分率为39.17%,其中企业创新政策和信息化政策支撑水平两个二级指标的得分率分别为38.80%和32.40%;电商交易商贸总额占比达到了景区业务的一半以上。景区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活力,企业创新和企业信息化正式活力的源泉。而在企业创新方面,除园区企业自发性形成创新氛围,推动园区产业创新外,还需相关部门加以鼓励和引导。 从智慧城市到智慧景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在智慧城市这一先行概念的引导之下,“智慧景区”的理念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智慧景区是景区信息化基础上的2.0,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其体系结构与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的缩影,既反应了智慧城市的主要体系模式与发展特征,又具备了一定不同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的独特性。随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党中央和国务院也更加注重智慧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1、我国产业景区发展阶段及特点 从空间维度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智慧园区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其大量的园区平台作为基础,成为全国智慧景区建设的三大聚集区;中部沿江地区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开展智慧景区建设;西部地区凭借产业转移机遇,结合各自地域特色和景区产业发展基础,正加紧布局智慧景园区建设工程。 2、我国智慧景区发展趋势 智慧景区将出现信息化、互动发展,管理融合三大发展趋势。夯实宽带网络建设,注重公共领域管理与服务。注重高新技术、生态环保型等产业的发展,与景区产业发展相结合。达到产业规模效应,人才和知识聚集,生产力提升,供应链效率提升。 3未来三到五年 在接下来的3到5年内,中国中西部地区智慧景区建设或将来迎来全新的建设浪潮。 4、从2012年至今,颁布了多项政策推进智慧景区的建设,国内更多的各类型园区投身于景区的智慧化建设中。景区发展处过渡期,智慧景区地域发展格局明显,景区票务系统建设将更加完善。 |